您好,欢迎来到高考在线!
全国站 [更换]
距离2025高考还剩344
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业解读 > 正文

儿科学专业解读:与生命对话,守护儿童健康

发布:2024-05-30 09:06 来源:网络转载 浏览:8313

儿童是国家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。“儿科强、儿童强、中国强”,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,社会对高水平儿科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剧增,在儿童养育更加科学、精细的大背景下,专业儿科医生越来越稀缺。儿科学专业主要学什么?报考该专业时应该注意什么?儿科医生和为成人看病的医生有什么不一样?带着诸多疑问,让我们一起走近儿科学专业!

一专业解析

儿科学学什么?

儿科学曾经于1999年并入临床医学,后来由于儿科医生严重短缺,2016年,国家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。儿科学既是一门独具特色的临床学科,又自成体系,是一门专注于儿童健康和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医学专业。该专业涉及到儿童的生理、心理、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,旨在培养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能,能够为儿童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专业人才。

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教授王卫平老师认为,儿科学的任务即保障儿童健康,提高生命质量。儿科学主要研究范围包括: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、儿童中各种疾病的发生、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;研究各种疾病在儿童时期的预防措施、儿童中各种疾病患儿的康复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等。

儿科学本科专业学制一般为5年,主干学科一般包括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、儿科医学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。目前在儿科学下还发展了一些分支学科和特色专业方向,如小儿外科学、新生儿医学、儿童保健医学、围生期医学、青春期医学等。儿科学核心课程以医学基础课程、医学专业课程为主,主要包括内科学、外科学、临床基本技能、小儿内科学、小儿外科学、妇产科学、细胞生物学、人体解剖学、组织胚胎学、儿童保健学等。

儿科学研究什么?

儿科学研究的是处于不断生长变化的儿童。儿童是一个不断生长发育的机体,身体各部分比例,器官大小和位置等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变,各系统、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成熟,因此每个个体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。和成人相比,儿童年龄越小自身的防护能力越弱,更容易患上一些疾病,但其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。在临床上,儿童变化快、表达能力差,各年龄段的临床表现不一样,治疗需要更加全面。因此儿童的疾病不是成人的翻版和缩影,儿科学在研究和学习时更重视个体、性别、年龄等方面的差异。

中西医儿科学也有一些区别。中医儿科学渊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,以我国传统儿童保健经验和中医学理论实践体系为指导,以中医药为主要手段,包括中药、针灸推拿等,这一点与西医儿科学有所不同。但二者都有着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的共同目标。

未来儿科学教育趋势

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兼儿科系主任董文斌教授认为,未来儿科学将突破学科壁垒,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,培养“儿科+”高层次、复合型人才,创造儿科诊治新模式、新方法。

重庆市妇幼保健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丽认为,儿科专业教育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。例如与心理学、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相结合,可以培养出具有更全面能力的儿科专业人才,更好地应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。

【免责声明】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,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网络采集或手工转载稿件,如相关图片、字体、音频、视频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,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稿件。联系方式:gk163com@qq.com

高考资讯

专业解读